本篇文章不廢話,通通都是滿滿乾貨。排序一樣照我平常習慣,幫你整理好由淺入深的內容。

  • 電腦版可以善用Ctrl+F來做搜尋
  • 手機版按一下右上角設定>在網頁中尋找來做搜尋。

角色

先來看看這個遊戲裡面有哪些角色,影響著故事走向。

  • 礦工,區塊鏈需要驗證交易真偽,礦工作為驗證者&記帳者。
  • 礦池,礦工們會團結起來成為礦池一起挖礦,分享收益。知名礦池如F2Pool、Poolin、AntPool。
  • 開發者,區塊鏈本質上是個應用程式,程式就須要維護、更新、升級。開發者們通常在GitHub開源項目上公開討論與更新代碼。比特幣GitHub。有時升級方向喬不攏就導致分岔。
  • 礦機公司,礦工需要機器挖礦,生產機器的公司中知名的有嘉楠耘智、比特大陸、Nvidia、螞蟻金服,他們在產業鏈上是競爭對手也是上下游關係,這裡不贅述。
  • 上市公司,有些公司會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,而選擇購入並作為資產,最知名的大概是Tesla和美圖。有些本身就是區塊鏈產業鏈中的一環,例如交易所&託管商CoinBase、挖礦的Riot Blockchain、礦機的嘉楠。
  • 金融機構,有些金融機構提供代為買入、託管、產生收益等服務。例如灰度投資Gray Scale,發行債券的Micro Strategy。
  • 監管者,美財政部長Janet Yellen,美央行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,SEC主席Gary Gensler。影響最大應該是SEC,加密貨幣有一大部分被視為證券性質,主管機關SEC在法律上對其影響不小。聯準會和財政部則多是從經濟政策角度影響加密貨幣。
  • 資本、天使投資人、創投集團。如A16Z、以太方基金會、DCG集團等等。剛剛提到開發者,開發者需要組成公司來做應用程式,公司需要錢來付薪水付辦公室租金,資本就會尋找優秀開發者來投資。
  • 你,一顆可愛的韭菜。👀

投資相關

黑話

  • 韭菜,韭菜一詞源於中國幣圈,指稱剛入圈的新手小白,每次哪種幣暴漲後總有一堆韭菜跟風,這時候出現下跌就有人說是在"割韭菜",韭菜總是生命力旺盛,等幾個月又可以再割一次。
  • 砸盤,短時間暴跌的行情。很多人喜歡說是"有個神秘莊家砸盤",在我看來是為自己的投資失誤找藉口,將失敗推給不可抗力因素來讓自己心裡好過,在心理學上稱為外在歸因。
  • 插針,指短時間暴跌後又立刻漲回來的行情,在K線上像針一樣,通常是流動性不足導致。會導致槓桿交易者爆倉。
  • 砸盤與插針在我看來有幾種可能:
    • 流動性不足:在交易量不夠大的交易所,可能會剛好在某個區間段掛單的人很少,導致突然的暴漲暴跌。因此慎選交易量大的交易所相當重要。
    • 市場共識:出現系統性的風險,例如美聯儲升降息,交易所被盜竊,加密貨幣課稅等等。(或者是Elon Musk發推特啦!)
  • C2C交易,Customer to Customer,有些交易所作為中間人,媒合兩個個人交易者在場外交易(OTC),用法幣兌換為加密貨幣。通常交易所會幫你買家凍結住賣家的加密貨幣,等待賣家確認收到法幣後,在將凍結貨幣交給買家。
  • 鯨魚,大型機構在做交易時都不會浮出水面的,有很多場外交易OTC的方式可以進行,或者是直接找交易所合作。

推特英語

  • ape in,all in 的變種,指盲目的投機者all in,與猿類無異。
  • NFA,Not financial advice. 在推特上很多人會發表自己對市場的見解,
  • DYOR,do your own research. 在推特上很多人會
  • dip,deep,低點。向我們的注音文或同音異字吧。
  • rekt,wrecked,心態炸裂(非正式的我自己的翻譯),一樣是玩同音異字的梗。
  • to the moon,帶某種幣暴漲,就像搭火箭上月球一樣。蠻常見的,結果沒想到Elon發貼文說要真正的帶Doge上月球,又過了一陣子前幾天真的表示會有Doge支付的火星上月球。恩…真神人也。

交易策略

  • 牛市,漲。熊市,跌。
  • 做多,你覺得會漲,所以你開了借貸/合約/期權等方式,將你的資金放大後,做「買入」的動作。
    • 多軍,或說是多頭,在市場上「做多」的人(或者說是資本)。
  • 做空,你覺得會跌,所以你開了借貸/合約/期權等方式,將你的資金放大後,做「賣出」的動作。
    • 空軍,或說是空頭,在市場上「做多」的人(或者說是資本)。
      • 「資金如何放大」簡單講就是用你手上的資產作為抵押&保證金。要注意方向錯誤會導致抵押品清算歸零。
      • 「賣出如何運作」的問題,簡單講是"借入該資產>>賣出該資產>>等待下跌後便宜買入>>歸還資產>>賺取中間價差。
      • 很多交易所都有這類工具,人人都能做空、開槓桿、開合約,但是如果你現在是一知半解在閱讀這行,你大概率就是被割的那個韭菜。
  • 網格交易,正常的交易方式。間隔固定百分比自動掛買賣單。K線往下走就買入,往上就賣出。想像你在K線圖上畫格子(橫線),將投資額平均分配在這些格子上,碰到格子就自動做買入賣出。缺點也有,這裡不贅述。
    • 為啥傳統股票不能這樣搞?因為交易要繳稅,一次要買一整張。加密市場不繳交易稅且動盪大,適合網格。(目前不繳稅,未來不好說)

詐騙

  • 搬磚套利、三角套利,2021年幾乎絕跡,在行業早期各交易所間有價差時,可以利用其價差獲利。自從AMM(自動造市商,下面會講)崛起後,已經淪為幣圈騙術,同樣為騙術的還有…
  • 智能投資、量化交易,通常打著AI選幣投資,或者演算法快速交易的名頭行騙。簡單講啦,真的厲害的演算法&公司,各種頂級資本、天使投資人搶著要。需要公開募股ICO的年代早就過了,哪裡會缺你口袋的三萬五萬USD?我直接找天使投資人他不香嗎?
  • 智能合約發錢,通常會在知名人物或機構的社群發文下面,用「極其相似」的帳號名稱回文,表示有個活動,將錢打進該帳戶能獲得「返利」。OK,就是詐騙,沒仔細看名字真的很容易中。

幣種

  • 原生代幣,native units,一條區塊鏈原生就有的交易用幣,例如比特幣網路上的比特幣、以太坊網路上的以太幣。
  • Token,代幣。有些項目是依託在公鏈上發行,在公鏈上用原生代幣兌換不同的Token,以太坊上的UniSwap、Compound、幣安鏈上的PancakeSwap等等,可以在這裡看到不同的項目
  • 治理代幣,Governance Token,有些公鏈又分為單純交易的代幣和"治理代幣",治理代幣能夠"投票使用",也能獲得部分鏈上交易的手續費。關於投票可以繼續往下看「共識機制」中的PoS。
  • 非同質性貸幣,NFT, Non Fungible Token,上面幾種都是「同質性代幣」。同質性代幣能證明你擁有一筆錢,這筆錢和其他的錢是一樣價值的。例如兩張百元鈔票之間並沒有任何不同。NFT特別在於能夠證明你擁有一筆獨特的數位資產,這筆資產可能出自某藝術家之手,因此具有價值。
    • 人人都可以將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電子圖檔上傳作為NFT,但是我上傳的蒙娜麗莎,和巴黎羅浮宮上傳的蒙娜麗莎,肯定是羅浮宮上傳的才有價值,我算個鳥。
    • 請注意,羅浮宮也可以發行兩千份蒙娜麗莎NFT賣出,並不代表只能有一份,不過羅浮宮也可以在發行時編號,或許1號更有價值。
  • 穩定幣,StableCoin,如下。

穩定幣

以下三個為錨定美元穩定幣。

  • USDT,Tether公司發行。又分為:
    • OMNI協議,建立在比特幣鏈上。地址為1開頭。
    • ERC20,建立在以太坊鏈上。地址為0x開頭。
    • TRC20,建立在波場鏈TRON上。地址為T開頭,轉帳最便宜的選項,也是驗證上最不安全的(你可以理解為有隱私問題,但不造成丟失問題。)
  • BUSD,由幣安發行,PAX機構監製,又分為:
    • ERC,建立在以太坊鏈上。地址為0x開頭。
    • BEP2、BEP8,幣安鏈上的BEP20協議,當初藉由兼容ERC20遷移了BUSD。沒有智能合約,比較像是比特幣網路。
    • BSC(BEP20),幣安智能鏈。這裡才能放智能合約,比較像以太坊,主要是服務幣安DeFi生態圈用的鏈。與上述的幣安鏈不可混為一談。
  • USDC,Coinbase與高盛老大哥出品。一開始也是來自ERC20。目前在BSC、Ethereum、Algorand、Stellar和Solana等公鏈上都有。匯款前要注意一下是不是在同條公鏈上。不過在CoinBase自家的交易所和錢包中好像能夠跨鏈交易,沒試過不確定。

目前這就是前三名的穩定幣了,簡單解釋的話就是「放進去銀行一美元,可以發行一美元的數位貨幣」其中銀行的監管就很重要了,USDT和他的姊妹交易所BitFinex就曾經傳過左手換右手的新聞。有點複雜,但最後沒事,依然是穩定幣龍頭。BUSD在BSC生態如魚得水,而USDC號稱最安全穩定,畢竟Coinbase是上市公司了,老大哥高盛也被監關盯得兇。
其他還有「算法穩定幣」、「錨定比特幣穩地幣」目前都還不算太成功or沒有大規模使用。

英文縮寫

  • Alt,Alternative Coin。山寨幣、競爭幣。狹義而言是指比特幣以外的所有幣種,也有人當作是比特、以太以外的市值排名三名以外的幣種。
    • 衍生出Alt season,表示競爭幣大漲的行情。
  • ATH,All Time High。歷史新高。
  • FOMO,Fear of Missing out。錯失焦慮,用白話講就是「怕沒上到車」。原先是心理學概念,表示害怕自己錯過與別人的社交活動,瘋狂查看FB和IG看別人的社交活動就是其典型行為。後來衍伸為害怕錯過投資機會也能說是FOMO。
  • DeFi,Decentralized Financial,去中心化金融。DEX,Defi Exchange。去中心化交易所,排名參考CoinGecko
  • CEX,Centralized Exchange,中心化交易所。排名參考CoinGecko
  • AMM,自動造市商。上面提到流動性問題,於是有了自動造市商來穩定價格,他們會在插針前抓住機會入場,對他們來說能夠獲得收益,對交易所來說穩定的價格才能吸引投資者。於是他們會互相合作。
  • AMA,Ask Me Anything,做為新興的產業,一般大眾會有各種疑惑與好奇。又因為疫情影響,很多活動改為線上舉辦。於是很多B2C公司舉辦了線上的AMA,來讓所有人都能來問問題。

區塊鏈技術

挖礦相關

  • 節點,有連上區塊鏈網路的電子產品,都能稱為節點。又分為能挖礦的全節點、只用來看的輕節點,對一般人不太重要。
  • HASH,哈希值。POW區塊鏈的記帳權是由算出一個特定哈希值的節點來記帳。你看到礦機標榜 180MH/s 代表他一秒算了180Million個哈希值。
  • ASIC,一種高度集成的計算電路。通常你會聽到說ASIC礦機,就是專門設計給挖礦用的ASIC電路。這種挖礦用的電路除了算哈希值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,也是為人詬病。很多加密貨幣會專門用「抗ASIC」的演算法,目前ASIC應該是比特幣和狗狗幣能挖。想深入可以看這篇INSIDE2018年的文章。
  • GPU,顯示卡。也就是你去光華商場買到的東西。2021年最強的民用顯示卡是RTX3090(但不代表他CP值最好)。因為以太坊的「抗ASIC」相當好,目前都只能用GPU挖礦,外國目前都是被掃貨的狀態。
  • 礦池,單打獨鬥的礦工在現在的競爭下已經很難獲利,因此出現礦池將許多礦工連上網路,將算力聯合起來,成功挖礦再將獲益照算力進行分配。

共識機制

青菜蘿蔔各有各的好處,不管誰聲稱自己是最棒的,都是喊喊而已。每個共識機制目前都有其優缺點。

  • PoW、PoS、DPoS、PoA,都是區塊鏈的挖礦方式,以下我用簡單的話比喻,不完全正確。
    • PoW,Proof of Work。工作量證明,也就是幹活最多的人能記帳。如何證明幹活最多?答,一道數學題目,解答只能用瞎猜的方式猜答案,如果有個人猜到答案,我們就假設他是算了非常多次才找到答案。才相信他所記下的帳。
    • PoS,Proof of Stake。權益證明,也就是手上錢越多的,越有機會記帳,因為相信他是利害關係人,如果搞砸了,他也是受損害最多的人。公式簡單看是這樣:幣數量 X 持幣時間 = 記帳機會。記帳後持幣時間歸零。深入可以看這篇
    • DPoS,Delegated Proof of Stake,代理權益證明。和我們選出立委議員一樣。所有人用手上的幣選出有權利記帳的節點。這群節點會輪流記帳。
    • PoA,Proof of Authority,權威證明。速度很快,因為是一群不需要數學比賽的節點輪流記帳。通常私有鏈或是測試網路才會用。記帳節點是一開始就寫在程式中,或者其他權威節點認證才能加入。對一般人不太重要。
    • PoSA,混和POS和POA。目前的幣安鏈BSC就是用POSA。一開始的Authority都是幣安的,但他們將整個生態經營起來後,邀請了其他外部機構參與,擔任同樣權威的節點。成為了中心化過度到去中心化的中間模式。

事件

  • 分岔,區塊鏈是由一群礦工們記帳維護的,有時候當大家對於更新的內容與方向有意見時會導致硬分岔(hard fork)。通常都是吵架很久後才會發生。
  • 空投,有些項目會鼓勵早期支持者,因此有免費給予福利(代幣)的作法。最有名的是去年UniSwap的免費400Uni。但照目前的市場熱度,已經不太需要空投作為福利了,就算有也可能相當少。

其他

  • 還沒想到!
  • 歡迎提問,我會在找時間補充。希望這篇文章能作為永續更新的工具書。
    對於區塊鏈有興趣的話,這個Blog中由概念篇入門、技術篇講述區塊鏈技術密碼學等、實作篇提供實際操作的思路。

感謝你收看,我是安分守己的韭菜苗。🌱